“在铜官,不只有窑,还有中山村2000多位村民种出来的花果山。”近日,28岁的望城区铜官街道中山村女孩王湘平,在“铜官不止窑”系列视频最新一期《乡村有点甜》中,分享了自己回乡的故事。这个曾梦想环游世界、足迹遍布几十个城市的姑娘,最终选择回到家乡:“我发现家乡变了,不再是当初想逃离的模样。”
镜头之外,中山村的舒记果园因这期视频热度攀升。负责人舒岳礼笑着算起收益:“播出头几天,咨询买水果的人特别多,很多品种一下子就卖空了,今年果子又丰收了!”而9年前,同样在城市闯荡多年的他选择来中山村当果农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
从荒山到果园,从归乡青年到丰收喜悦,这背后既有个人的执着坚守,更有政策的有力驱动。2024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北纬28度水果产业带”,2025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望城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建设。正在茁壮生长的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肩负着“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的亚热带水果品种展示中心和优良水果品种引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的使命,正在孕育着湖南水果产业新未来。
北纬28°水果大世界’是一个集观光、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水果产业园区。图片均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从荒山到果园
35岁的舒岳礼在中山村扎根近10年,如今有了个响亮名号——90后“水果大王”。回望9年前初到中山村的场景,他仍历历在目。
2016年,在城市打拼多年的舒岳礼决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回到乡村种水果。经多地考察,他把梦想的起点定在了省城长沙。
经朋友介绍,舒岳礼联系上了中山村党总支书记周罗云。这位部队转业的村支书,当年放弃与战友同赴广东打拼的机遇,一门心思要带着乡亲们闯出致富路。彼时,周罗云刚为村里引进蓝莓种植基地,可大片荒山仍待开发。两人沟通后想法不谋而合,当即约定见面详谈。
“那天我和父亲等6人开车过来,跟着导航在村里绕了好几圈,愣是找不到约定的地方。”舒岳礼笑着回忆,当时黄桥大道还没通车,村里不少路还是泥巴路,连导航都“犯了迷糊”。最后,一位骑摩托车的本地村民热心带路,才在一个小卖部门口见到了周罗云。
“一见面就听说,周书记已经等了我们两个多小时。”他心里过意不去,提出请周罗云去饭店边吃边谈,对方却摆了摆手:“不用那么麻烦,我订了盒饭,吃完咱们直接上山看地。”这份朴实与高效深深打动了舒岳礼:“就是这顿盒饭,让我们打定主意,就把水果种在这里!”
大棚内更是“桑拿房”,温度已达40℃,舒和想正在检查手指柠檬生长情况。
一开始,舒岳礼流转了300亩土地,而当时的景象他至今记得:“全是荒山,路没修好,旁边的鱼塘也没有规整。”
接下来的近3个月里,舒岳礼带着家人撸起袖子加油干,靠肩挑手扛清理野草、挖除杂树,种下了第一批果树——黄桃、柑橘、苹果桃……苗子栽下去了,新的难题却接踵而至:果树长得慢吞吞,第一年试种的西瓜也个头瘦小。他赶紧向湖南省农科院的专家求助,才明白症结所在:这里的土壤偏酸性,渗透力差还容易板结。
改良土壤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果园开始大面积施用高温发酵的有机肥,一点点培育健康的土壤生态链;同时瞄准望城市场需求,引进枇杷、梨、油桃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品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农科院专家的“加持”下,果园很快迎来丰收。摸透本地气候与市场规律后,舒岳礼持续摸索适合的种植品种,果园面积从最初的300亩,一步步扩大到如今的1200多亩。
建设“世界果园”
北纬28度,被誉为全球“黄金水果带”。这条纬线穿过的区域,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孕育出一众品质卓越的水果。
2024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北纬28度水果产业带”,为湖南水果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同年,承载这一战略愿景的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项目落户望城。
“省委此时提出建设北纬28度水果产业带,正当其时。”由望城区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派到长沙舒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的李哪深有感触。湖南拥有全国知名的红星水果大市场,然而近年来水果品种单一、品种更新慢,制约了水果行业的发展。“建设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就是要引进‘新、奇、特、优’的水果品种,形成湖南水果品牌的独特优势,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李哪的话语中,满是对项目的期待与信心。
大棚内更是“桑拿房”,温度已达40℃,舒和香正在检查百香果生长情况。
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项目核心区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中山村的舒记果园,规划占地约 1260亩,总投资约1.3亿元。项目精心规划为“一心二带四区多组团”格局:目标是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亚热带水果品种展示中心和优良品种引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
2024年7月,项目核心区正式启动建设。其充分借鉴海南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的成功模式,开展水果新品种引进、选育、繁殖、推广、展示等工作,重点引进国内外同纬度的 “新、奇、特、优” 品种。按照计划,项目每年将引进新品种100个,5年达到500个,涵盖全球六大洲30多个国家与地区。
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了16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并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以科技为水果生长保驾护航。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项目得到众多科研院所的强力支持。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良繁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岳麓山实验室等机构的专家教授全程参与,为引种、定植、繁育、示范等环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截至目前,项目已引进130多个品种,部分在观察养护,部分试种成功并挂果。“新品种成活率达到99%,像手指柠檬、羊奶果、太秋甜柿等十几个品种已陆续挂果,预计明年可大批量挂果及采摘。”舒岳礼介绍。
“在新培育的品种中,只要能发现几种‘爆款’,适应当地土壤气候,能大规模栽种,项目就是成功的。”李哪说。
催热农旅新消费
今年7月,首届“山中鲜果π奇遇季” 在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启幕。这场持续至11月的全周期“奇遇季”,以“π”的无限可能为创意,邀请市民共同探索全球同纬度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种“新奇特优”水果的奥秘。
活动现场设置打卡区、集市区、互动区、艺术展示区等,市民不仅能品尝特色美食、参与趣味游戏,还能在陶遇桃展示区感受铜官陶瓷文化与鲜果的创意碰撞。
活动当天的热闹场景,让中山村后备干部王湘平印象深刻,也让她更笃定回乡的决定。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村人,王湘平从小渴望逃离乡村、环游世界,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足迹遍布几十个城市。2023年,在村支书周罗云的召唤下,她回到了中山村。“我记忆中的家乡是土砖房和荒山,那次回来却看到,以前的荒山变成了漫山遍野的水果。就站在那片果园里,我决定回来和大家一起干。”
35岁的铜官街道中山片区乡村CEO廖思涵,同样被乡村的发展潜力吸引而来。作为望城区引进的第一批乡村CEO,他于去年7月1日到中山村走马上任。其主要任务是依托北纬 28度水果大世界,拓展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和农文旅发展。为此,他用跨界思维激活传统农业资源: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引入车友会、旅行社为采摘基地导流,联合企业开发亲子农事体验项目。
一年的耕耘,结出了硕果。
今年5月,舒记果园首个采摘季开启,10亩生态桑葚园成为长沙近郊游的热门打卡地,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200人,带动农旅综合收入逾30万元。今年的果园丰收节上,廖思涵还秀起了英语直播,让不少外国人知道了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知道了中山村。
“接下来,我们计划围绕铜官区域优质的农文旅资源,开展以水果采摘为核心的系列体验活动,不仅根据需求提供多样的采摘游线路,届时还有更多惊喜产品发布。”廖思涵说。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编辑:朱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