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潮涌未来。
2025年已悄然过半。站在年中的关键节点回望,望城以大干快干的拼抢姿态,全力推进“一江两岸”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凭借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强大的人口吸引力、旺盛的创业活力和一流的营商服务,推动“省会新地标 湘江未来城”拔节生长。
——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开门迎客,端午假期三天吸引游客超过6万人次。
——兴联路大桥正式通车。
——湖南师大附中大泽湖校区高中部启动招生。
——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一批总部科技项目抢滩进驻。
——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启动运营,发布国产首台套光腔锁频仪。
——望城成为长沙人口净流量增长最快的区域。
当生态智慧与产业浪潮在此激荡,当创新人才与未来之城双向奔赴,望城正以万有引力之势,撬动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前瞻的规划蓝图,更在于高效的兑现力。
在《长沙2035国土空间规划》中,大泽湖是“十个重大城市片区”之一,定位为“省会新地标 湘江未来城”,也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城三基地”的重要承载区。作为时代的“天选之子”,大泽湖片区不仅占据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以强大的产业集聚优势,成为长沙城市北拓的主场。
▲大泽湖之窗展厅。
“要按照‘一年出形象、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加快推进大泽湖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片区品质、扩大片区影响、彰显片区价值,全力打造‘国际范、湖湘韵、长沙味’的省会城市新地标、海归小镇新范本、湘商回归首选地、引资引智汇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多次调研大泽湖片区开发建设工作,并为片区发展勾勒出清晰的奋斗目标。
目标已定,关键在干。今年以来,望城举全区之力推进大泽湖片区开发建设,铺排项目50余个,片区路网、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市生态底色不断擦亮,教育配套不断完善,成为长沙令人瞩目的新兴城市片区。
5月30日,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惊艳亮相。
这座占地近3000亩的“城市绿肺”,不仅是长沙“十个重大城市片区”的核心生态项目,更是中部地区首个集生态涵养、智慧管理、科普教育、运动休闲于一体的近自然湿地公园。公园开放后,迅速成为长沙各大公园中的“顶流网红”,持续刷爆市民游客的“朋友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泽湖片区打造宜业宜居城市的底气。而优质教育资源与城市战略深度耦合,则成为大泽湖片区发展的硬支撑。
6月30日,备受期待的湖南师大附中大泽湖校区高中部启动正式招生,9月将迎来首批新生。
大泽湖校区将采用与桃子湖校区同源共流的“一体化办学”模式,通过办学理念、师资配置、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打造优质教育共同体。目前,大泽湖校区初中部正在抓紧建设,预计明年秋季开学。
与此同时,大泽湖片区已经聚集了师大附中大泽湖校区、长沙市一中大泽湖学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泽湖学校等多所优质学校,形成了优质教育的“强磁场”,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城市格局看,大泽湖正处在湘江西岸的黄金节点上,具备稀缺的江岸资源与板块成长空间。如今的大泽湖畔,吸引了润和、运达等一批优质楼盘品牌竞相入驻,大步朝着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跃进。
俯瞰大泽湖片区,香炉洲大桥、兴联路大桥“双虹”雄跨两岸,大大缩短了湘江两岸居民的来往时间,望城的城市开发建设由“河西时代”加速迈入“湘江时代”。潇湘北路快速化改造建设即将收官,地铁四号线北延工程稳步推进,“半小时交通圈”将让望城深度融入长株潭都市圈……
▲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
6月,大泽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湖南省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先行项目”,这里供能面积将超过45万平方米。规模化的浅层地热让整个片区不仅低碳,还能实现“冬暖夏凉”;0.89的低容积率和3.9∶6.1的高产居比,使这里的人口密度明显低于长沙同能级板块的水平。
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为健康护航,即将建成投运的工人文化宫、滨江体育公园等场馆让居民畅享文体活力……
放眼望城一江两岸,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片区发展势如破竹。
月亮岛片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圈繁荣,成为长沙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片区。斑马湖片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氛围浓厚,随着地铁四号线北延线的修建,这里将加快拥抱“地铁时代”。以嘉兴时代广场和MCC美来美城市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带动了丁字片区商业的日渐繁荣……
望城正以持续进阶的超级兑现力,加快打造“省会新地标 湘江未来城”。
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全国首个正式揭牌运营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全球湘商总部基地”“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城一区三基地’的重要承载区”等多重光环加身之下,大泽湖片区无疑成为望城汇聚全球科创要素资源、打造创新创业高地的“桥头堡”。
今年2月,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正式启动运营,1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签约金额105亿元。由7栋纯钢结构建筑构成的研发中心,托起共享空间环形“天空之厅”,可提供2300个工位,满足上百家科技企业“拎包入驻”需求。
依托全球湘商总部基地这一平台,望城积极探索“链长+专班”招商新模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土地五大招商专班持续开展“叩门”招商,全力嫁接沿海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与体系,吸引集聚更多研发总部、科创平台布局落地望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截至目前,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已汇聚了中建大泽湖产业园、中交湘江总部、澳优全球总部、希望同云智谷、永杉锂业、量子研发中心、恒凯环保等一批优质项目,涵盖总部经济、研发机构、孵化平台等,同时联动望城经开区打造科创中试产业园,“基地研发+园区生产”的模式吸引了众多研发企业关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表示,望城正以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建设为契机,瞄准科创“主赛道”,在科创项目招引、优质产业导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全面发力,为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望城力量。
踩准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风口”,望城加速抢跑布局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杠杆撬动一座年轻城区的跨越发展,正悄然书写着从“追赶”到“领跑”的产业进化论。
量子信息技术是望城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
3月,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项目在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正式启动运营,并发布国产首台套光腔锁频仪,助推量子科技这一未来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6月,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与望城携手,共建“北大——湖南量子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完整量子产业生态链。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郭弘表示,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望城开展深度合作,携手并进,共同推动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瞄准前沿材料产业,望城引进贵得研究院与纳米银粉体产业化项目,加速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该项目研发办公选址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并将在望城经开区建成国内纳米银制造高端生产线,首条生产线预计将在今年9月投产,同类产品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两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60吨高性能纳米银粉体材料、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
▲大泽湖片区效果图。
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研发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研发人才。
望城拿出380亩沿湘江“黄金地段”,环大泽湖布局了10栋100米以上超高层总部创业基地,一心一意招引科技研发、创新总部等业态。截至目前,引进了大陆希望总部、湘江涂料总部、中交湘江总部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一个以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环大泽湖总部经济圈逐步形成。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有什么样的人才储备,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近年来,望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坚定“一二三六”发展思路,出台“海创园36条”“骨干人才10条”“大学生创新创业10条”“青年人才8条”“教育、卫健人才8条”“双团博士”等特色人才政策,以高额人才奖励、优质平台资源,广发“英雄帖”、广招“千里马”、广引“金凤凰”。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168人、E类骨干人才709人,引进“双团博士”等高层次人才94人,建设创新创业等各类平台267个。
从政策“真金白银”助力发展,到海归小镇等平台赋能聚才孵化;从全流程服务“护航”成长,到人才“背双肩包”轻装创业……望城坚持“长沙最好,中部最优”政策标准,用“敢闯敢创”的基因和“务实进取”的精神,用政策、生态、人才三重“大礼”,书写新时代“希望之城”的创新创业故事。
“背了双肩包就能来望城创业!” 这不仅是望城向广大大学生发出的诚挚邀约,更是用真金白银的政策,展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满满诚意。
▲3月28日,“创新创业在望城”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现场。
今年3月,望城发布“创新创业在望城”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推出“望城创享30条”政策大礼包,“望城创投”百亿基金包,以及一揽子创新创业相关“福利”,再次为望城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地注入“强心针”。
“创新创业在望城”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先进制造、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四大领域,推出“十二个一”具体举措,致力于构建“科创+文创+乡创+信创”的四创联动格局,将望城打造为“湖湘创新创业首选地、产创融合示范样板区”,来望城创新创业最高可享受近1500万元资金补贴;总规模116亿元的“2+9+6”创新创业基金矩阵支持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搭配“望青贷”享受优惠利率;“政府+银行+担保”风险共担机制,为创业者撑起“守护伞”,为创新创业打造一片“资本雨林”。
▲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为鼓励大学生到园区创业,望城在2024年11月揭牌了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围绕孵化空间建设、科创政策制定、服务体系打造、创新生态营造四个方面,培育创业“金种子”。截至目前,基地已签约包括师生共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及科创项目40个,21个项目做好规划选址并进行工商注册,入驻项目共计可带动大学生就业480余人。
更好的城市,成就更好的青年;更好的青年,为城市创造更好的未来。用心读懂青年,用情服务青年,合力支持青年,就能让有为青年留得下、扎住根,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为此,望城配备不同面积、不同户型的人才公寓,租金最低五折,家电齐全,让青年人才可直接“拎包入住”;配偶就业纳入专项服务,扩面提质人才户籍办理、便利购房及购房补贴等各项保障,种种举措贴心解决人才安居的后顾之忧,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博士创业者每月仅需450元即可拎包入住,真正实现背着双肩包就能来望城创业。”长沙青鹏材料有限公司的彭文罡博士上午提交申请资料,下午就拿到了人才公寓的钥匙。
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不管是“引才”还是“育才”“留才”,要让人才的价值得到发挥,最终还是要打造能让人才可以大展拳脚的创新生态。
▲嘉兴时代广场。
月亮岛、高塘岭、丁字湾、大泽湖商圈建设提档升级,擦亮“消费型望城商圈”名片,也点亮望城消费的“年轻力”;铜官窑一眼千年的唐朝风采与靖港古镇的千年历史交相辉映;黑麋峰滑翔伞、茶亭花海、乔口荷花虾等持续走红……望城用商圈消费和文旅消费把“人间烟火”与“诗和远方”揉在一起,让人才在望城创业过程中真正“住得安心、干得舒心”,筑留才“凤凰巢”。
据统计,近5年来,有近30万“新望城人”选择在此定居就业,望城区一跃成为长沙市人口净流入增长最快的区域。望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城。
以“城”待才,引凤群栖。展望未来,望城将继续以惜才之心、容创之志、护航之力,打造天下英才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富之地,让每一个青年创业者都能“望得见未来”,让“希望之城”真正成为成就梦想的“星辰大海”。
来源:望城融媒
编辑:史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