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今天,他们是望城闪亮的星!
2023-03-03 23:30:37 字号:

一个名字,一座城市,60年如一日。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60年来,望城人民始终坚持把雷锋精神作为一份情感来守护、一大传统来传承、一份责任来担当。如今,雷锋家乡望城成为全国注册志愿者比例走在前列的城区之一。

图片

3月3日下午,望城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汇演暨“雷锋之星”表彰活动在雷锋大剧院隆重举行。

聚光灯下,又一批“雷锋之星”登上舞台,享受鲜花和掌声。

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新雷锋故事,如繁星点点,传递着社会温暖,影响着一城文明风尚。


星光熠熠

望城作为雷锋家乡,是雷锋精神的策源地。雷锋短暂的22年生命历程中,有18年是在家乡度过的。

雷锋从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也成为望城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在此次评选的60名“雷锋之星”中,有奋战在一线的“英雄”,有乐于助人的普通人,也有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图片

今年86岁的冯健是雷锋生前好友,也是雷锋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健姐”。她把“传承雷锋精神”总结为“历史写照、现实需要、未来召唤”。“代代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位雷锋家乡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这片精神家园,我也愿意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去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

多年来,冯健始终坚持学习、宣传、研究雷锋精神,退休后出版了《雷锋在湖南》《雷锋,从这里起步》《望城起步》等3本著作,书写了“雷锋学她,她学雷锋”的佳话。

“这些年雷锋精神一直陪伴着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雷锋的阵营中,我非常高兴,也很欣慰。”冯健老人声音洪亮,动情地向记者讲述道。

图片

人生正好,播撒其爱。3月1日一大早,位于高塘岭街道雷锋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冯正爹工作室”迎来了今天的首批“小客人”,学生们前来参观学习,接受雷锋精神洗礼。

年近九旬的冯正其老人是雷锋生前同事,1994年退休后,他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创办工作室,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加入宣讲团外出宣讲雷锋精神,坚持传播雷锋精神近30年,每年青少年受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次。

他以雷锋为榜样,以传承雷锋精神为己任,为雷锋立传,记录雷锋生前故事,编辑17种党史资料近千万字,用实际行动倾力践行雷锋精神。

图片

▲赴京参加“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的五位雷锋家乡代表——周美玲、余旭阳、冯健、汤国清、燕路(从左至右)。

五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也难掩他们的激动之情。2月23日晚上,赴京参加“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的五位雷锋家乡代表,乘坐高铁返回长沙。

五位代表之中,有12岁时从车轮下勇救男孩的美德少年代表周美玲。提起“周美玲”这个名字,每一个听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曾经感动整座城。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我觉得雷锋才是我们年轻人最应该追的星。”如今的周美玲已迈入大学校园,她加入了学校的“薪火相传”社团,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雷锋精神。

从小事做起、从经常事做起,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些雷锋之星,以自身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加入学雷锋活动的队伍中,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永恒魅力

雷锋精神具有永恒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雷锋精神所蕴含的那种“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激励一代又一代望城儿女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

图片

▲湖南雷锋纪念馆。

走进望城,雷锋元素扑面而来,雷锋学院、雷锋公园、雷锋图书馆、雷锋政务超市、雷锋雕像、雷锋路,雷锋标语……随处可见,润物无声。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一方人民的精神罗盘。

阳春三月,湖南雷锋纪念馆人流如织。

“小小雷正兴,家里贫又穷,赶路十几里,早到第一名……”湖南雷锋纪念馆的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内,青年讲解员沈怡辰正绘声绘色地讲述雷锋的故事。

“雷锋精神宣讲团队里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沈怡辰说。这里有学雷锋、做好事的侯佳蕾一家三代人,有接续讲述雷锋故事的谭荒芳、张璐琪母女,有从事志愿服务的雷锋堂侄女雷礼雅……

图片

▲宣讲员日常值班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等贴心服务。

据了解,雷锋纪念馆牵头成立了雷锋精神宣讲团,立足岗位学雷锋,提供免费讲解、免费茶水等“八项免费服务”。

宣讲团2018年、2019年、2022年分别接待游客215万人次、218万人次和82万人次。为将雷锋精神传播得更广,宣讲团成员们还深入机关学校、田间地头志愿宣讲,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的80多个县市,深入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穿过时空和你再相逢……”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情不自禁地哼起来,雷锋的形象走进了年轻人心中。

图片

▲MV《致敬榜样》的部分片段。

3月3日,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湖南雷锋纪念馆、长沙市望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错位时空”特别版——《致敬榜样》,通过一场穿越60年的时空对话,沿着雷锋闪光的足迹,致敬身边的楷模榜样,受到了年轻人的喜欢。

“老人家喜欢吃南瓜粑粑,没事的时候做一点,送给大家尝尝,解解馋。”下午一点多,吃完午饭的刘春香仍在厨房里忙活。

热心无偿陪伴社区的老人,替在外打工的邻居为父母尽孝,端茶倒水。遇到孤寡老人突发疾病,刘春香还拉上丈夫帮忙送医。20多年来,刘春香在清贫俭朴的生活里做起了邻居老人的“生活义工”,家周围的老人们都被她照顾得很好,街坊邻居交口称赞她为“小棉袄”“共享女儿”。

“社会需要这样的循环,帮助别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20多年来,我没觉得额外做了什么,我只是把我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温暖回馈给别人。”刘春香一直强调,自己做的事只是举手之劳。

平凡皆成伟大。“学了雷锋做雷锋,做了雷锋学雷锋”,这是望城最值得骄傲的人文生态,也是学雷锋60年逐日逐月积累的成果,影响着一代代望城人民把学习雷锋的接力棒传承下去,在播撒大爱中当好雷锋传承人。


一城“锋”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种精神塑造代代人。

望城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不断在常态化、机制化上下功夫,让雷锋精神像种子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图片

▲雷锋家乡望城。

“改革开放以来,望城每年都会专门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制定学雷锋年度工作方案,结合四季主题,开展系列重点活动、主题活动和常态活动,确保学雷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望城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

2018年3月5日,望城率先在国内发布学雷锋鼓励保护办法,为望城区“雷锋”们保驾护航。

2020年3月,在雷锋诞辰80周年之际,望城区委、区政府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 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项目体系。

2023年3月,“新时代 新雷锋——这是我应该做的” 望城区党员领导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80余支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授旗成立,将依托各主题志愿服务项目,有重点、有梯次地开展各自领域志愿服务,努力开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图片

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于1978年,常态化开展雷锋精神传承教育,是第一批全国学雷锋示范点,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7年被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授予“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2021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接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旗帜,我们将持续在党建引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起‘雷锋家乡消防队’的口碑。”长沙市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燕路说。

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一城“锋”景。

“望城将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做经常。这个‘日常’,就是把学雷锋志愿服做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个‘经常’就是‘雷锋365’,天天学雷锋,天天做好人,天天做好事。”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说。

图片

▲资料图。

声声“攻坚哨”,吹走“急难愁”。在雷锋家乡望城,创新推行的“雷锋哨”工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搭帮‘雷锋哨’,以后不担心总是停电了!”联诚雅郡小区居民赞不绝口。该小区随着入住率提高,临时变压器超负荷,导致经常跳闸停电、电梯罢工。社区网格指导员发现后,迅速吹响了“雷锋哨”。

2022年,运行一年多的“雷锋哨”交出亮眼成绩单,12345政务热线投诉量呈逐月下降趋势,获评全国第六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精进典范”,第十二届数据智能应用“基层治理活力典范”及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峰会“2022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等奖项。

从基层治理到为民服务,再到校园教育,雷锋精神已然成为望城的城市之魂。

图片

“我们要做向上、向善、向阳的小雷锋。”2月22日,湖南省新时代少先队“雷小锋”中队成立仪式在长郡月亮岛学校举行,来自全区各学校的7位“雷小锋”中队代表在庄严的队旗下宣誓。

去年9月,望城发布“雷小锋”品牌和“雷小锋”形象。自此,近十万青少年学子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雷小锋”,和专属的“雷小锋”编号。他们活跃在校园以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开展净滩护河垃圾清理、拾到手机物归原主、爱心捐赠零花钱等,续写着新时代“雷小锋”的精彩故事。

图片

60年传承不绝,60年精神闪耀。

在望城,学习雷锋精神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到组织公益活动,小到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护学岗、礼让行人、清理纸屑等,都有人管、有人问。

全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670家,注册志愿者14.7万余名,比例达常住人口的22%,培育出正兴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雷锋号”青少年关爱家园、“雷锋580救助热线”等一大批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全国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时代楷模”望城消防大队等一大批学雷锋先进典型,打造出雷锋纪念馆、望城消防大队等一大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形成了望城志愿服务的“群星现象”。

时序更迭,最是精神能致远。

雷锋故里望城,志愿服务满城乡,以志愿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一个个学雷锋的望城实践,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画卷,让“雷锋家乡学雷锋”的名片越擦越亮。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斌

编辑:朱小红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