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融媒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赵李 左希山 刘鹏)日前,望城审议通过了区委关于坚定“第一选择”战略、奋力走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前列的实施意见,旗帜鲜明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选择”,并上升为全区发展战略。
在位于经开区的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园内,比亚迪“牵手”华为建成湖南省最大的电子类“超级工厂”。由“望城智造”的华为手机实现批量生产,一座“华为城”正在望城全新启航,树立起了长沙工业新坐标,智造新名片。
6月15日 正式签约
6月30日 完成项目预验收
7月18日 启动设备安装调试
8月2日前 招聘2037人分批次赴深圳比亚迪培训
8月23日 第一台手机下线
9月9日 批量生产
70天签约到投产
比亚迪项目每一个时间节点背后
都是望城服务、担当的力量
体现的正是项目建设的“望城速度”
今年5月14日,比亚迪电子事业群执行副总裁办公室主任肖锦带队第一次到望城考察。一个月后,望城与比亚迪在深圳正式签约。
“来到这里之后,望城经开区给我们的帮助和支持非常大。真正做到了四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经常来问我们有什么困难,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说起在望城的感受,比亚迪电子长沙工厂副厂长苏凌赞叹不已。
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占地260亩,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规划产能1.5亿台智能终端设备和泛网络产品。同样的项目在美国的建设周期需要两年到三年,国内通常情况下也要半年以上。
之所以速度如此之快,是望城服务在不断刷新望城速度。为了让比亚迪心无旁骛投入生产,望城提供了“母亲式”的服务,多次组织水电气和三大通讯运营商,召开生产生活要素专题调度会,还安排30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运维服务,从日常的巡检到紧急抢修,就连厂区卫生保洁、生活垃圾都不用比亚迪来操心。
望城经开区根据比亚迪的投产计划和用工需求,协助比亚迪积极招聘员工,不仅提供招聘场地,还为前来求职的人员提供用餐,甚至对从部分偏远地区前来的求职者提供住宿服务,全方位提供暖心的人力资源服务保障。仅用一个月时间,为比亚迪紧急招聘2037名工人,分11批次送往深圳工厂培训。
从主板拼装到成品下线,手机生产有40多道工序。在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园101厂房内,工人身着防静电工装的正在有序作业,随着拼装工序的推进,一台台全新的手机逐渐成形。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电子类“超级工厂”和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园的核心,厂房融入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化理念,具备“大承重、大间距、大跨度”等特点。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比亚迪电子工厂主厂房代号“101”,长210.2米、宽185.3米、高31米(3层),柱间距10米×10米,楼板每平方米承重可达2吨,地面承重5吨,能满足电子类车间的通透连续性和工厂洁净度的要求。
比亚迪电子长沙工厂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主要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穿戴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为全球对口生产厂商提供质优价廉的零件及组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厂区集成无线网络、自动控制、厂务监控、人脸识别等18个智能系统,尤其是全国首创的三维立体监控体系,通过分布在厂区的2000多个传感器,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到中央处理器,实现了智慧、洁净、节能、循环的全功能覆盖。
此外,产业园内还有动力站、宿舍、食堂等建筑,其中宿舍楼共有6栋,有1296多间宿舍;食堂有4层,能同时容纳8000-10000人就餐。厂区还配备了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为员工提供优质完善的后勤保障和休闲娱乐。
望城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以持续刷新的“望城速度”、不断优化的“望城服务”和敢作善为的“望城担当”赢得了华为支持。目前已规划5.28平方公里的智能终端产业园,重点建设“一仓、一园、一镇”。一仓指的是华为HUB仓,前期建筑主要包括三个大型仓库、餐厅宿舍、传输管道和架空平台。项目将建成为集办公、仓储、综合于一体的现代物流配套基地,将促进长沙形成1小时华为产品的物料配送生态供应圈。“有了HUB仓之后,对于工厂来说,可以进一步压缩物流路径,减少物流的费用,配送更及时了,提升物料的周转效率。”苏凌说。
而按照“三生共融”理念建设的长沙亿达智造小镇也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程中。一座“长沙造”的“华为城”正在园区崛起,不断促进望城智能终端产业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发展。“亿达小镇解决了我们骨干员工和普通员工安家的需求,距离厂区又近,上下班方便,对于企业人才的稳定,是很有帮助的。”苏凌表示。
与此同时,望城经开区正围绕智能终端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强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完善服务企业机制。今年已引进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贝斯特热流道、恒茂高科等15个项目,正在对接的项目有48个,全年力争引进产业链上企业30家以上,为长沙再添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李 左希山 刘鹏
编辑:谭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