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凯兴,望城国家农科园党工委书记、原高塘岭街道党工委书记。近年来,他大刀阔斧干事业,殚精竭虑谋发展,在以基层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锐意进取,敢做勤勉担当的排头兵
▲吕凯兴参加高塘岭街道板块拆迁项目推进会
高塘岭街道街道是望城区委、区政府驻地,2015年11月由原高塘岭街道和新康乡合并而来,下辖21个村社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面对街道合并后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吕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红色引擎”助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作为城市开发的前沿阵地,高塘岭街道项目多、开发早、跨度长、难度大,吕凯兴创新实施“指挥长负责制、分组责任制、业务归口制、经费统管制”四制工作模式,“三拆同推”强势推进,严肃“十个严禁”征拆纪律,规范征拆秩序,近年来高效完成了一师附小、人民医院等四十余个重点项目征拆任务,为高塘岭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在区人民医院项目中,他充分发挥项目临时党支部“主力军”作用,成立七支“党员攻坚队”集中攻坚,党员骨干实行包户责任,党员干部亮明身份带头签约,14天实现红线内122户全部签约清零,刷新了街道近年来重大项目签约清零最快记录,真正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攻坚克难、助推项目建设的强大力量。
征拆是天下第一难事,征拆扫尾更是难上加难。街道合并之初,原有扫尾项目二十余个,很多项目都是遗留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了地区发展。为此,吕凯兴组建专门队伍,多次上户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做好工作,通常是白天一线指挥调度,晚上协调资源重点突破。不论多晚,他都始终和征拆干部一道坚守在征拆一线。广大征拆干部在他的带领下,咬紧牙关,克难攻坚,最终啃下了这一根根“硬骨头”,万达广场、斑马湖生态酒店、“161”等二十余个遗留项目全部实现拔钉清零,历时三年多的雷锋西路、黄桥大道两大“梗阻”相继清盘。
面对2017年超历史最高水位的严峻形势,作为全区防汛堤段最长、防汛任务最重的街镇,吕凯兴以身作则,靠前指挥,连续10天24小时坚守一线,几近不眠不休,大到抢险处突,小到后勤保障,在他的带领下,街村党员干部全员上阵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将党旗插在一线大堤,将支部建在堤上,百里大堤红旗招展,党员群众斗志昂扬。成立党员抢险突击队,先后处置新阳村陈家湾管涌等118处大小险情,连续两年实现了“不溃一堤、不死一人、不垮一库”的工作目标,取得了防汛抗灾全面胜利。2017年街道获评市“防汛抗洪先进集体”。
为民解忧,愿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吕凯兴在社区提质提档改造现场
吕凯兴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注重民生关切,突出基层党建、雷锋品牌等主题,全力推进社区提质提档和“一圈两场三道”工作,大力实施拆围透绿、街区美化亮化等工程,提质改造老旧小区、无人管理小区20余个,努力争取各级资金投入,实现雷锋路、西塘街、中南等老旧社区“破旧立新”完美蝶变,真正实现了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街道连续两年取得全市“两示范一先进”的优异成绩。
面对地处主城区开发早、涉军涉拆群体广、遗留问题多的严峻形势,他注重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通过认真摸排,妥善化解,积极稳控等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涉军、涉拆等重点群体教育引导工作,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切实抓好特护期信访维稳等工作,街道合并以来连续三年夺得综治维稳冠军,公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名列全区前茅全市领先。
吕凯兴将文明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挂图作战,投入1800余万元全力以赴迎接文明创建“国考”,4300多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街道获评市“城市管理示范街道”、市“文明标兵单位”。围绕戏乡文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通过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积极打造“党组织+合作社+党员”致富共同体,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工程,引领和带动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湘江村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被定为省、市乡村振兴和污水治理现场观摩点。
来源:红网望城站
编辑:朱小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