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晚报】78家规模涉农企业入驻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
2014-08-30 13:56:34 字号:

  湖南是鱼米之乡,产生了“米院士”袁隆平和“鱼院士”刘筠,巧合的是,两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袁隆平院士的“三一丰产”工程示范项目和刘筠院士领衔的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都在园区里。近日,专家组对“三一丰产”工程示范项目晚稻栽培面积进行了核实,而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米院士”的基地 目标实现“三分地养活一个人”

  望城农科园位于望城大众垸,是2001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批准成立的2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和湖南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示范基地、袁隆平院士“三一丰产”工程示范项目试点的唯一园区。园区确立了“科技样板、加工龙头、种苗基地、信息窗口、培训中心、生态典型”的功能定位,建设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圈层,规划总面积达87万亩。

  昨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望城农科园核心区的新康乡湘江村,只见“三一丰产”工程示范基地的水稻长势喜人。“三一丰产”工程是袁隆平院士倡导实施的“三大粮食增产科技工程”之一,目标是达到一年亩产1200公斤,实现“三分地养活一个人”。

  “‘三一丰产’工程早稻示范项目喜获丰收。”望城农科园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专家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552公斤,而晚稻来势也很好,预计亩产将达到700公斤。

  “鱼院士”的中心 让珍稀水产游进寻常百姓家

  面积约200亩的湖南鱼类遗传育种中心位于乔口渔场樟木桥分场,也在望城农科园核心区内。该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从事新型和改良鱼类的研究开发,而且还可对很多宝贵的鱼类资源进行保种和提纯复壮,并将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及规模产业化,将具备年产各类优质三倍体鱼苗4亿尾的能力,形成国内领先的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平台,承担湖南乃至全国遗传育种的研究任务。另一方面,该中心将提供大量优质、高效、环保的新型养殖鱼类。据介绍,它将成为长沙百里水产走廊乃至环洞庭湖的水产孵化器,孵化狗鱼、翘嘴鲌等珍贵淡水鱼和大闸蟹,让这些珍稀美味的水产未来能够游进寻常百姓家。

  “农大哥”的家园 已入驻规模涉农企业78家

  “园区聘请袁隆平、刘筠等16位农业知名专家担任园区科技顾问,设立了专家委员会。”望城农科园党工委书记杨文东高兴地说,目前园区与中国农大、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累计建立各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1个。建园以来,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97个,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87项、新品种177个、新设施31项、新材料9类。

  与此同时,园区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要求,园区引进和培育了湖南旺旺、澳优乳业、神农大丰、湘台科技等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目前,园区核心区累计入驻规模涉农企业78家,极具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群雄 邓敏林

编辑:姚泽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