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通航 两千吨级巨轮将畅行
2012-10-11 08:36:44 字号:

 

  10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蓄水通航,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左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右二),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李盛霖(左一),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右一)为工程通航剪彩拉闸。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蓄水通航迎来正式通航的第一批船只。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宣布通航。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致辞。

 

  红网长沙10月10日讯(记者 冯钧 廖洁 摄影 冯均)10月10日上午,随着湘海巡01号海事船和它身后的6艘千吨级货船陆续驶出船闸,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通航,“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将再现湘江。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宣布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实现蓄水通航,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致辞,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李盛霖,省政协主席胡彪等出席工程蓄水通航仪式。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一座以改善湘江通航为主,兼有灌溉、公路交通、改善环境、发电等多重功能的枢纽,于2009年12月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全面建成,目前已完成投资34.06亿元。


  
  整个枢纽工程由跨越湘江的大桥、大坝、泄水闸、各种围堰和巨型船闸等组成。其中船闸装备的“人字闸门”单扇宽、高近20米、厚2.5米、重达300多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内河船闸。


  
  现阶段枢纽蓄水后,湘江上游水位将抬高并保持在26米以上,满足千吨级轮船的航行条件。工程全面建成后,2000吨级的船舶可以在湘江长株潭段自由航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枯水期取水难问题也将彻底得到解决,沿江两岸将形成宽阔的滨水景观带,为建设湘江生态经济走廊奠定了基础。


  
  运行初期,枢纽工程双线船闸每天可通过船只约100艘,暂不收费。


  
  徐守盛说,保护好、治理好和利用好湘江母亲河,努力打造“东方莱茵河”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保护湘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湘江资源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今天工程如期蓄水通航,既迈出了我们保护和利用湘江的重要步伐,又标志着湖南大力发展湘江航运、综合利用湘江水资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要以此为要以此为新起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湘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让蓄水以后的湘江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更好地服务“四化两型”建设。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稳增长、促和谐当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重大项目的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为湖南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Ky:PAGE}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蓄水通航让长株潭的“水路”越走越宽广。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致辞。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致辞。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主持仪式。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仪式上讲话,他说湘江是国家高等级航道中的重要一线,也是湖南的一条黄金水道,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顺利实现蓄水通航,这是湘江航运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好见证,更是全国内河航运发展的一件大事,为全国内河航运的工程建设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建设单位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切实处理好通航以后的管理、运行等工作,确保施工、通航和度汛的安全,确保枢纽工程全面按时完成,造福湘江两岸人民。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在致辞中说,长沙市将一如既往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全力推进坝区三期、库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全面完工,努力实现建设一个枢纽,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再现湘江母亲河的熠熠神采,展现“东方莱茵河”的独特神韵使长沙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仪式结束后,周强、徐守盛、李盛霖、胡彪一行还来到综合枢纽工程跨线桥上,实地考察了船闸、通航及后续工程建设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省领导梅克保、于来山、易炼红、张文雄、杨泰波、陈叔红、徐明华、韩永文、谭仲池出席仪式,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主持仪式。

 

 

 

来源:红网

作者:冯钧 廖洁

编辑:姚泽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